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3个节气。它标志着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开始转守为攻。此时,北半球的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散热加快,导致温度下降速度逐渐加快。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逐渐转凉,寒气逐渐凝结成为露水。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民谚云:‘白露身弗露。’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尚热,但早晚天气已有凉意,如果打赤膊就容易着凉。此外,这个时节还需预防秋燥。
白露期间的各地民俗,主要有祭祀大禹、酿五谷酒、喝白露茶等。在白露时节,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庆祝这个季节的变化。同时,也需要注意随着季节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等健康问题。
收清露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白露时节的早晨,人们会到野外采集露水,认为露水具有神奇的功效,能够治愈多种疾病,甚至可以让人青春常驻、延年益寿。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一些关于露水的药用价值,比如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可以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等等。这些记载表明,露水被认为具有神奇的药用价值,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让人健康长寿。
饮白露茶
白露茶是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口感。经过夏季的酷热,茶树在白露前后进入另一个生长佳期,此时采摘的茶叶具有独特的甘醇味道,深受老茶客的喜爱。
白露茶的口感与春茶和夏茶不同,它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相反,白露茶多了一些过火的味道,口感刚刚好,让人轻轻呷一口就能感受到甘醇的味道。这种茶叶通常被认为具有养生的功效,能够帮助调节身体的各项机能。
在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白露茶的喜爱和认可。在这个时节,茶叶的香气和口感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品茗体验。
吃番薯
在中医理论中,红薯被视为一种良药,有“长寿食品”的美誉。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红薯具有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等功效。民间传说在白露节气吃红薯可以避免饭后发胃酸,因此过去的农民家庭会在白露节气时食用红薯。
啜米酒
湖南资兴的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和江苏、浙江等地都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这种酒是由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具有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的特点,是当地人待客接人的必备饮品。
在旧时,苏浙一带的乡下人家在白露一到时,会家家酿酒,用来待客。有些人还会将白露米酒带到城市中销售。直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的酒店里还能零拷白露米酒,但后来这种习俗逐渐消失。
白露米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历史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在城市中逐渐消失,但在一些乡村地区,这种习俗仍然保留着。
吃龙眼
福建福州的传统习俗是“白露必吃龙眼”。这个习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人们相信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可以带来健康和长寿。
龙眼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具有多种功效,如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在福州地区,人们认为白露之前的龙眼最为美味,口感最佳,因此选择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以期达到健康和长寿的效果。
十样白
浙江温州等地也有过白露节的习俗。在苍南、平阳等地,人们会在白露这一天采集“十样白”,这是一种由10种带“白”字的草药组成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人们通常会将这些草药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用后可以滋补身体,治疗关节炎等风气。
这个习俗源于古代,人们相信白露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此时采集的草药具有特殊的药效。通过食用“十样白”和乌骨白毛鸡或鸭子,人们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