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这个充满生机的名字,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家族中的第八位成员。它的到来,标志着中国广大地区开始进入一个降雨频繁、雨量充沛的时期。
在气候方面,小满节气期间,南方地区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民间有句谚语:“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时期雨水之丰富。这个“满”字,既表达了雨水充盈的含义,也预示着农田的丰收在望。
而在农业生产上,小满还有另一层含义。在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降雨较少甚至无雨,这个“满”字并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麦的饱满程度。此时,正是小麦等夏收作物灌浆的关键时期,籽粒逐渐饱满,等待收获。
在地理上,小满节气期间,中国南方地区常常会有大量降雨,雨势强劲;而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此交汇,常常会在华南地区造成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甚至出现暴雨或特大暴雨。在江南地区,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了,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而在北方,小满节气期间降雨很少或无雨,这期间气温上升很快,与南方的温差进一步缩小。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不仅仅是一个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一个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小满节气的民俗活动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根据农耕社会特点形成的小满节气民俗活动包括:“小满祭车神”、“小满动三车(水车、油车和丝车)”、“小满抢水”、“小满祈蚕节”、“小满食野菜”等。这些活动既是对丰收的祈盼,也是对生活的热爱和传承。
1、祈蚕节
小满节气期间,江浙一带有一个独特的祈蚕节。这个节日是为了庆祝蚕神的诞辰。在中国农耕文化中,“男耕女织”是一种典型的生产方式。女织的原料主要是棉花和蚕丝。在南方地区,蚕丝的获取主要依赖于养蚕结茧抽丝。因此,江浙一带的农村地区养蚕业非常兴盛。
据《清嘉录》记载,小满节气刚刚到来时,蚕妇们就开始煮茧、治车缫丝,昼夜忙碌不停。这说明在小满节气期间,新丝即将上市,蚕农和丝商都满怀期待,期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
2、食野菜、苦菜
在小满节气期间,食野菜是一种古老的风俗。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民间有吃野菜、苦菜的习俗,可以清热去火。苦菜生长在荒滩野地上,是天然的绿色食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在小满节气期间,品尝一些野菜不仅可以满足味蕾,还有益于身体健康。
3、抢水
在南方,小满节气期间降水开始增多,雨水充沛。古时灌溉的主要工具是水车。在这个节气中,民间举行了一种叫做“抢水”的农事习俗。水车在小满时开始启动,是农村的大事。谚语说:“小满动三车(三车指的是丝车、油车、水车)”。
在浙江海宁一带,有一种叫做“抢水”的活动。在确定好的日期的黎明时分,由年长的人召集各户,燃起火把,在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执事者以鼓锣为号,人们以击器相和,踏上小河汉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人田,至河水干方止。这种活动是为了缓解干旱天气对农作物的危害,旧时农民就会用水车车水排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