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
势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
因可势,求易道。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
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
虫有虺者,一身两口,争食相龁遂相杀也,人臣之争事而亡其国者,皆虺类也。
峻法,所以凌过游外私也;严刑,所以遂令惩下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主失其神,虎随其后。主上不知,虎将为狗。
圣人之治民也,先治者强,先战者胜。
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
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
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
偶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
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
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
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
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
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
千里之马时一有,其利缓;驭马日售,其利急。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矜伪不长,盖虚不久。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仁暴者,皆亡国者也。
远水不救近火。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
故古之能致功名者,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不踬于山,而踬于垤。
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步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战战栗栗,日慎一日,苟慎其道,天下可有。
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治民无常,唯治为法。
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
一家二贵,事乃无功。
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
摇镜,则不得为明;摇衡,则不得为正。
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树柤梨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为君不能禁下而自禁者谓之劫,不能饰下而自饰者谓之乱,不节下而自节者谓之贫。
内外相应也,言行相称。
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
言无二贵,法不两适。
凡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者之谓迷。
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
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
虚静无事,以暗见疵。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
自胜之谓强。
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之不足也。
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
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利莫长乎简,福莫久于安。
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探其怀,夺之威。主上用之,若电若雷。
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
私行胜,则少公功。
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侈而堕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令必行,禁必止。
人处疾则贵医。
不明察,不能烛私。
治民者,禁奸于未萌。
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自见之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