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忠三式—国学公益大讲
在线留言
返回首页
文忠三式公益大讲堂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二十四节气-雨水)
来源: | 作者:文忠三式国学 | 发布时间: 2023-11-09 | 104 次浏览 | 分享到: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在公历2月18日至20日之间。这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降雨开始,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来说,适量的降雨非常重要,因此雨水节气在农耕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这个时节,北半球的日照时间逐渐增加,气温也开始回升。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与冷空气相遇,形成了降雨。然而,这个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因此忽冷忽热,乍暖还寒。


       春天的雨水滋润着万物,让枯木得以逢春,让种子得以萌发。古代将雨水分为三个时期:“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在这个时期,河水破冰,大雁北归,草木也开始萌动。

       一候水獭祭鱼,是因为水獭在雨水节气开始捕鱼,并且喜欢将捕到的鱼咬死后放在岸边排列,像是祭祀一般,因此得名“獭祭鱼”。二候鸿雁来,是指在雨水五日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三候草木萌动,是指再过五日后,草木开始随着地中阳气的上腾而抽出嫩芽。这些变化标志着大地开始逐渐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1、拉保保

       拉保保是一种四川地区古往有之的汉族民俗文化,指的是父母为孩子认干爹干妈的意思。这个习俗在广汉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成为了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保保节。

       保保节是一个充满欢乐和亲情的节日,人们会在节日期间举行盛大的仪式,进行祭祀、祈福、庆祝等活动。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穿上漂亮的衣服,带着礼物和食品去参加活动,一起庆祝这个特殊的时刻。

       在保保节期间,人们还会进行一些传统的文化活动,如龙舞、狮舞、杂耍、打鼓、唱歌等,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四川地区的文化特色,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2、撞拜寄(拉干爹)

       撞拜寄或拉干爹是一种传统的习俗,通常是为了祝福子女顺利、健康地成长。在农村地区,这种习俗仍然比较普遍,而在城市里,人们通常是在朋友或同事之间相互拜寄子女,只在过年过节时大家聚在一起。

       在雨水节这一天,人们会选择拉干爹的方式来让子女得到更多的庇护和祝福。父母会准备装好酒菜香蜡纸钱的篼篼,带着孩子在人群中寻找干爹的对象。找干爹的目的是为了祝福儿女健康平安地成长,让他们能够像春天的植物一样得到雨露的滋润,茁壮成长。

       在拜寄仪式中,父母会向干爹表达感激和敬意,并希望干爹能够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庇护。同时,子女也会向干爹表示敬意和感谢,并希望干爹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这种拜寄关系不仅是社交上的联系,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和庇护。


3、接寿

       接寿习俗是指女婿在岳父岳母生日当天,前往岳父岳母家祝寿的习俗。这个习俗表达了对岳父岳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和敬意,祝福他们长命百岁。

       而送节的另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罐肉”。这种礼品是用沙锅炖制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等食材,再用红纸和红绳封住罐口,然后送给岳父岳母。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的一种方式。

       如果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会回赠雨伞。这个回赠有着出门奔波、遮风挡雨的寓意,也表达了对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的美好祝愿。


4、回娘屋

       雨水节回娘屋是川西一带流行的风俗。在这个节日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礼物回到娘家,拜望父母,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敬意。

       在民间传统中,生育了孩子的妇女会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而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以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热点资讯
资讯分类